虔公和虔婆没有让周无忧直接上手炼制阵盘,而是让他炼制了一些简单的材料。从最简单的去除金铁中的杂质开始,到让两种材料相互融合,慢慢的学习如何以神识观察材料在火焰中的状态,仔细分辨和判断材料在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怎样去细微的操控火焰的大小变化。 当这些简单、基础的炼制手法通过虔公和虔婆的考验后,便开始进入下一步,炼制一件法器。当然,一开始便让周无忧炼制一件法器是有点不太现实的,虔公和虔婆准备炼制一件低阶法器,让周无忧在一旁学习。他们打算炼制得粗糙一些,并让周无忧完成其中的一步,即将法器中的杂质尽量排除,进行材质的提纯。
周无忧忽然想起在乌荥山外遭遇乌山贼时,曾经缴获了一柄名为“虎啸”的黑刀,便将这柄短刀取了出来。虔公和虔婆看了这柄刀,点了点头,虔婆道:“人阶,有点差。”周无忧略微有些小惊喜,以他当前的境界,能拥有一柄入了品的法器,也算是比较难能可贵了。
虔公在一旁示范,虔婆则在口中不停指点,周无忧便开始炼制这柄短刀。他的真气量尚不足以控制法器的运行,便由虔公以真气将短刀控在空中,让周无忧专心引出一丝火焰来炼制。周无忧的真气量虽然不大,但耐力很强。换句他前世的话来说,便是“瞬时输出量不大,但输出持续时间却很长”。他的这个特性也让虔婆有些惊讶,虔婆原先手中捏着一块灵玉,只等周无忧真气不继,便要塞给周无忧,结果却没用上,周无忧竟然凭引气一层的境界,操控着火焰完成了排出短刀杂质的过程。虽然完成之后显得十分疲劳,但这种持久力确实有些令人惊叹。
虔公和虔婆却不是那种八卦的人,他们很满意周无忧的表现,在进一步了解周无忧的情况后,这种教学就更加节约时间了。他们让周无忧用灵玉恢复了真气,接着继续开始炼制这柄短刀。周无忧混元戒中有大把的灵玉,但两位老者却不让他使用,虔婆的意思是,既然周无忧将来肯定是要离开清泉岛的,那么这些灵玉便不能随便挥霍。一席话让周无忧感动莫名。
接下来是要对这柄短刀进行改造,以两位老人家的眼光来看,这柄短刀实在太过粗陋,除了排出杂质外,还可以进一步改造,这种改造很简单,只要加入一些碧金竹便可。於是周无忧便在虔公的帮助下,添加入碧金竹,与原有的短刀进行融合。
不得不说,碧金竹真的是一种十分好用的材料,不仅与灵力的沟通性好,还与这世上大部分材料能够很好融合,更兼有着坚固的特性,让周无忧不禁打算起来,等离开时一定要多带一些。除了碧金竹,清泉岛上的宝贝还有很多,比如黄泥胎,比如白焰冥火,还有宝藏一般的大海中所产出的各样材料,其中包括周无忧用来刻印铭文的乌金兽墨汁,这些材料都是周无忧准备带走的。
炼制短刀的过程,让周无忧的神识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他必须长期的、稳定的把神识投入到材料中去,一刻不停的关注着短刀和碧金竹的融化状态。短刀本身就是一件人阶法器,其中融合了一套阵法。当周无忧的神识在短刀中不停梳理的时候,他能清晰的看到这种阵法的组合方式,当然,组合成阵法的铭文已经隐入整柄短刀中,无法以神识直接看到,但通过其组合方式,他能够推测出这种阵法的铭文,甚至大致推测出每一个铭文中的符文构筑方式。他忽然有了一种隐隐的明悟,
原来,每一件法器就是一个阵盘,二者之间几乎可以等同看待,所以阵法师和炼器师其实所做的事情大概是一样的。 当然,法器和阵盘是有区别的。法器是按照材料的特性来设计铭文和阵法,而阵盘则相反,依照铭文和阵法来选择适合的材料。这种差别在高阶法器和高阶阵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高阶法器更依靠材料的特性来发挥效力,而高阶阵盘则更依赖铭文和阵法。到了最极致的情况下,其中的区别就更是天差地远。在法宝之上还有灵宝,灵宝的材质本身就已经到了旁人无法想象的地步,通灵的灵宝甚至自带天然形成阵法,炼制者实际所做的只能是在其上炼制一些辅助的阵法,以保证灵宝将自身的属性发挥到最大。而顶级的大阵则不仅要求庞大精深的阵法,布设时还要顾及周围天地山川的走势和五行的相生相克,才能使阵法功效达到常人无法抵御的高度。
这些明悟对於周无忧很有帮助,他更加清楚该如何炼制法器和阵盘了。
除了神识上得到极大的锻炼周无忧对於真气的操控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以真气来操控火焰的大小,是十分细微的,哪怕真气量的输出有一丝的不对,火焰的温度都会有很大的不同。更何况他的神识还有大部分投入到对材料的观察上,才能根据材料的变化来调整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