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倒底是什么来历,和武亭川究竟有什么关系?”李隆基眉头皱成一团。
李隆基又道:“这个李邺让朕既痛恨,又感激,他擅闯内宫,可又在关键时刻杀死飞龙,保住了朕和贵妃性命,朕真不知该拿他怎么办?”
李邺点点头,“兵变已经被制止了,我特来给高翁说一声。”
李邺回头一招手,“拿上来!”一名手下抬上一具屍体,李邺指着屍体道:“飞龙的屍体在这里,高翁不妨来查看一下。”
李隆基恨得咬牙道:“朕就知道,哪有人能活到九十多岁还那么精神抖擞,只能是妖道,只要他彻底灰飞烟灭,朕就放心了,不过他为什么选李邺为继承人?”
“还回来吗?”
“陛下,选李邺为继承人只是一个障眼法,转移我们的视线,就像陛下之前以为李瑀和李琮是他继承人一样,都是他释放的烟雾,他真正选中的人是李琬。”
当然,这里面和袁思艺有很大的关系,只不过两人已无法解释,袁思艺也不会替他们求情,他们死了,也就灭口了。
李隆基叹口气对高力士道:“公孙大娘说飞龙死了,贵妃也亲眼目睹飞龙被李邺所杀,但朕还是有点担心,怕他死而又复活。”
李隆基一怔,“高翁什么时候验的屍?”
“老臣出门进宫时,在半路上遇到李邺,他就是特地在等老臣,老臣看到了飞龙的屍体,他被李邺一刀劈断了心脉,一切魂魄都灰飞烟灭了,飞龙临死前托李邺将他屍体在武亭川烧化,李邺答应了。”
李隆基心硬如铁,不管李琬怎么求饶,他绝不会心软。
宫廷侍卫首领杨再松、副首领马真二人被天子李隆基下旨处死,在关键时刻,侍卫们都跑去守玄武门,结果南面防御出现了大漏洞,不仅飞龙杀进仙居殿,李邺也杀进来了,居然没有一人阻挡。
“荣王和飞龙!”
李隆基摸摸他的头,“痴儿,朕明白你的苦楚,不要哭了!”
陈玄礼心中彻底松了口气,这一关算过了。
李隆基对太子李亨的一切憎恨此时都消失了,自己听信了飞龙的鬼话,以为太子要兵变,结果却是飞龙和荣王发动兵变,哎,自己糊涂啊!
众人都告退走了,李隆基把袁思艺也打发走,李隆基回到了自己寝殿,杨贵妃也不敢住仙居殿了,搬去了她平时起居的寄云阁。
李邺摇摇头,“我直接返回襄阳了。”
高力士叹了口气,“果然是他们,自己早就提醒过天子,他却听不进去,一门心思盯着太子。”
高力士叹了口气,“天子早就怀疑他是妖道,只是哎!你打算怎么处置他的屍体。”
“朕没有这样的儿子,带他下去,赐他一杯酒!”
“微臣遵旨!”陈玄礼起身去处理战俘了。
高力士望着他的背影走远,不由低低叹了口气,这孩子已经走出自己的路了,李林甫果然后继有人啊!
兵变已经平息,一万叛军被杀掉四千余人,其余都跪地投降,他们坐在玄武门和重玄之间的广场上,听候发落。
李琬大哭起来,“父皇,饶命啊!孩儿知错,饶了孩儿的性命吧!”
“哼!你都不肯放过朕的性命,还指望朕放过你,带下去赐毒酒!”
李隆基又对众人道:“朕着实有点累了,大家都回去吧!该有的褒奖,朕明天再考虑。”
高力士劝道:“陛下,把李环放到别处去吧!李邺大败叛军,保住了荆襄和江汉通道,也保住了大唐南方不失,老臣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
李隆基点了点头,“也罢,改封李环为淮王,让他在江淮一带抵抗叛军南侵,宣李岱进京,改任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取代鲜於仲通的相国之职,李邺兼任山南东道观察使。”
“陛下明智!”
(本章完)